花7年陪伴學習障礙孖仔溫習 媽媽:不在乎分數只求掌握知識【有片】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19/01/11 18:51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35

分享:

分享:

Emily大仔和二仔均是學障兒,她花了七年時間陪著讀書,犠牲所有私人時間。

大仔和二仔均是學障兒的Emily,近年用「佔家3子」(代表一對孖仔及孺子)作代號,在協康會刊物上分享教養SEN小朋友的生活,她謂苦思跟SEN兒子溫習方法,常要屢敗屢戰。一對SEN兒子即使已升上中四,她仍在跟貼溫習,例如自製圖文筆記,幫助SEN兒子容易記到課文。

Emily的一對15歲孖仔在小一確診學障,而5歲孺子是發展遲緩,她謂在兒子整整7年的小學階段(小四重讀一年),沒有個人社交生活,一切都是花在他們身上,後來細佬出生,她開始在臉書上分享學障兒母親的經驗。

我七年來沒上過電影院,沒去過一次同學及朋友的飯局,跟先生單對單的約會,七年來不岀5次。

因為如果出街,會令我兩個仔交不及功課。我最愛的娛樂是為屋企更換牆紙,因為貼牆紙可以令我放鬆,還有夜晚等他們睡了,也可以看一陣電視。

Emily 謂鼓勵默書盡力便可以,不需介意分數。(陳偉能攝)

她謂經過7年努力,今天一對囝囝大部分常用中文字都已認得,而上中學後的學習,因著重表達清楚理念,寫對字與否不太會影響分數。

她覺得培養學障小朋友,最重要是給信心和鼓勵,去片看:

然而中學某些科目,例如中史、化學等,資料很多,她仍要落手落腳協助。

我先研究史料,嘗試用我能明白的方法,例如找重點、標顏色,幫他們容易記到。所以每篇課文,我都已熟讀。

Emily會先理解中史一些重點,在重點中以圖像的方法令兒子記得。(陳偉能攝)

她覺得培養學障小朋友,最重要是給信心和鼓勵,多年來她已學會對讀書成績不強求。

讀書不是一切,學障小朋友不是不努力,無奈考試成績的浮沉會打擊他們,故只要我跟他們溫習時,看到他們明白,便不理會學校成績如何。

有時我會講笑說,幾分你地都拿到,真厲害!令他們明白媽媽真的只看重過程。當他們愈放鬆,成績也會較好!

孖仔小學時開始跟籃球教練洪Sir(右三)在運動中學習品格,後來並獲選「最佳運動員」。(受訪者提供)

字醜不要求擦

談到溫習,她謂學障兒因記性不好,故他們的學習歷程,是需要不斷在經驗中強化。故她會重複用同一分工作紙去跟他們溫。並要用不同媒界吸引他們。

有時在車上玩問答題,有時把題型WhatsApp去問他們,不斷增加刺激。另外,孩子寫字會歪斜,我從不主張他們重寫,由得老師改,老師改比我更好;若寫錯的字太多,也是由他們自己決定擦不擦。

大哥樂天(左)、二弟頌天(中)和發展遲緩的5歲弟弟承天。(受訪者提供)

她強調在學習以外,每人都有自己的長處,因兩個兒子運動方面找到好老師栽培,故她幾經轉折,物色到一間東區著重籃球的學校,讓他們入讀,當他們覺得自己有強項,也影響到在各方面做得較好。

以下是她常用的方法:

1.編列試前溫習時間表

考試前把科目打散安排溫習,每天只溫一些些,隔天把新的重疊上去,重複溫習也要有一定技巧,例如不可溫得太密集,早上溫一次,等他們沉澱一下,再到臨睡重看一次,翌日再來,好似打地基,讓他們吸收。

囝囝升中後,Emily也會編列試前溫習時間表,按科目特性和需要死記的資料種類安排。(陳偉能攝)

2.善用獎勵

她謂男孩子很適宜採用代幣制度,能鼓勵他們提升良好習慣,如準時做功課、準時埋位吃飯也有代幣,獎品不是換物質,而是可以決定父母陪他們去公園玩,及做他們最有興趣的事。

撰文 : 胡麗珊 TOPick記者